鄭州源創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由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后趙輝,歸國創辦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97項知識產權及實用技術,業務遍布上海、重慶、深圳、北京等城市,總部在鄭州航空港區。
在全球范圍內,隨著生物細胞技術及相關產業的迅猛發展,當代醫學正逐漸從傳統治療領域向細胞治療領域轉型。
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強調,生物經濟發展要順應從"以治病為中心"轉向"以健康為中心"的新趨勢,發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醫藥,滿足人民群眾對生命健康更有保障的新期待。
細胞治療是一種新興的醫療方法,它通過將正常或經過生物工程改造的人體細胞移植或輸入患者體內,替代受損細胞或增強體內原有細胞的免疫殺傷功能,實現疾病治療。與傳統化學藥物相比,細胞治療產品展現出技術迭代快、創新潛力大、臨床依賴性高以及產品個性化定制等特點,相比于傳統治療擁有非常顯著的優勢,已成為各主要發達國家競相布局的“新賽道”。
目前細胞治療主要分為兩大類:免疫細胞治療和干細胞治療。以骨關節炎為例,傳統治療方法主要集中于緩解癥狀和改善關節功能,這種方式對于關節損傷的修復能力有限。而干細胞憑借其強大的自我復制更新和分化潛能,能夠替代受損的軟骨細胞,利用干細胞的歸巢特性,在體內微環境的作用下主動遷移至受損部位進行修復重建。此外,干細胞還能通過旁分泌和自分泌合成多種生物活性分子,激活細胞和血管再生途徑,對軟骨起到營養作用,同時也可以阻抑炎性細胞介質,減少骨關節和滑膜的破壞,有效控制病情發展。
得益于新一代技術的發展和政策的支持,中國的細胞治療產業正迅速發展,展現出巨大的潛力。國家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視細胞治療下游應用研究,有力地推動了細胞治療產業從上游存儲到下游應用的轉化。
相關專家表示,盡管中國細胞免疫治療產業正在快速發展,并且緊跟國際前沿,但在創新企業的數量和質量、獲批產品數量等方面,與先進國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不過,隨著政策的持續扶持和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細胞治療產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未來將能夠為人類的健康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整理:趙玫
審核:周顯俊
圖片:來源于網絡
【免責聲明】圖片及文字內容來源于人民日報社中國經濟周刊官網,內容略有改動,旨在分享相關知識,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文章內容不作為相關醫療指導或用藥建議,僅供學習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