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源創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由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后趙輝,歸國創辦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97項知識產權及實用技術,業務遍布上海、重慶、深圳、北京等城市,總部在鄭州航空港區。
創傷性腦損傷(TBI)是一種由外力導致的腦部損傷及功能障礙,是一種異質性疾病。在多重機制作用下,TBI患者的致殘率和病死率較高,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TBI的臨床治療多以外科手術及減輕腦缺氧、腦水腫和代謝紊亂等對癥治療為主。近年來,干細胞逐漸成為TBI治療的研究熱點之一。
美國和日本的研究團隊在2024年9月4日Neurology(神經病學)雜志上發表了題為Mesenchymal Stromal Cell Implants for Chronic Motor Deficits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的臨床觀察報告,研究人員發現,植入間充質干細胞(SB623)有助于TBI患者恢復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技能。
創傷性腦損傷(TBI)是全球范圍內創傷相關損傷中導致死亡和殘疾的最大因素。全球各種原因、各種嚴重程度的TBI發病率估計為每年6900萬例。急性臨床護理的進步提高了創傷性腦損傷后的存活率,但目前尚無批準的TBI治療方法,致使許多患者終身殘疾。
世界各地TBI相關長期殘疾的患病率不盡相同。據報道,在美國,因TBI住院的患者中約有43%患有長期運動障礙,而約有530萬人患有TBI相關殘疾。此外,據報道,超過三分之一的嚴重TBI患者在急性康復2年后至少有1種神經運動障礙。盡管急性TBI的治療有所改進,但繼發于TBI的長期運動障礙仍然是一個尚未滿足的主要醫療需求。
多項早期臨床研究已證實,細胞療法有可能成為恢復慢性TBI相關損傷的安全有效治療方法。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開展了一項對雙盲、隨機、手術、假手術對照的2期STEMTRA試驗(2016年6月至2019年3月)進行了事后分析,并進行了48周的隨訪。
中度至重度TBI、受傷后至少12個月且患有慢性運動障礙的參與者按1:1:1:1的比例隨機分配接受立體定向手術植入間充質干細胞(2.5×10^6、5.0×10^6、10×10^6)或假手術。主要療效終點顯示,與對照組相比,間充質干細胞組的Fugl-Meyer運動量表(FMMS)評分在24周時的變化顯著更大。
結果顯示,篩選了211名參與者,排除了148名參與者,隨機分配了63名參與者,其中61名完成了試驗。間充質干細胞2.5×10^6和5.0×10^6細胞劑量組的單個參與者在手術前停藥。
對接受手術的患者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評估表明,間充質干細胞組在24周時FMMS評分改善速度快于對照組,并在48周時持續改善。在48周時,間充質干細胞組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動(ADL)方面改善更多,兩組之間的不良事件相似,沒有死亡或退出。
研究人員發現,植入間充質干細胞有助于TBI患者恢復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技能。
總之,該報告中,與對照組參與者相比,接受間充質干細胞(SB623)調理的參與者在24周時在FMMS評分的主要療效終點上獲得了更高的分數和更快的改善速度,并且在48周時持續改善。與對照組參與者相比,接受SB623調理的參與者在48周時功能和ADL評分的改善趨勢更大。SB623細胞的植入是安全的。未來的臨床開發應側重于5×10^6細胞劑量,因為24周和48周時運動評分相對于基線的變化明顯高于對照組,特別是因為運動狀態的改善可能與生活質量的改善有關。
圖片:來源于網絡
【免責聲明】圖片及部分文字來源于網絡,旨在分享相關知識,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平臺所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文章內容不作為相關醫療指導或用藥建議,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