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源創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由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后趙輝,歸國創辦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97項知識產權及實用技術,業務遍布上海、重慶、深圳、北京等城市,總部在鄭州航空港區。
科技日報報道:大阪大學科學家利用誘導多能干細胞修復角膜
2024年11月12日,科技日報報道了一項令人矚目的醫學突破。日本大阪大學的科學家首次利用人類誘導多能干細胞(iPS細胞)轉化而來的角膜組織,成功修復了4名角膜緣干細胞缺乏癥(LSCD)患者的角膜。這一創新性的研究不僅為角膜疾病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也為細胞療法在眼科領域的應用開辟了新道路。
《柳葉刀》雜志發表論文:詳細描述研究流程及實驗結果
2024年11月7日,大阪大學的研究團隊在國際頂尖醫學期刊《柳葉刀》上發表了一篇題為《Induced pluripotent stem-cell-derived corneal epithelium for transplant surgery: a single-arm, open-label, first-in-human interventional study in Japan》的研究論文。該研究詳細描述了利用iPS細胞進行角膜移植的整個過程及其實驗結果。
研究團隊首先采集了健康捐贈者的血細胞,通過特定的技術手段將這些細胞重新編程為胚胎樣狀態,進而將其轉化為角膜上皮細胞。這些細胞被進一步培養成透明的角膜上皮細胞薄片(iCEPS),用于移植手術。
研究招募了兩名女性和兩名男性。在手術過程中,研究團隊切除了患者一只眼睛角膜上覆蓋的瘢痕組織層,隨后在其上縫合人源iPS角膜上皮細胞薄片,并為患者佩戴了柔性保護性隱形眼鏡。
術后,研究團隊進行了為期52周的隨訪和額外一年的安全監測。結果顯示,在52周的隨訪期內,3名患者的視力情況持續穩定改善,1名患者的視力情況出現輕微倒退。在兩年的監測期內,所有患者均未出現嚴重副作用,移植物也未形成腫瘤,且移植細胞未顯示出被受體免疫系統攻擊的跡象。
細胞療法在眼科治療中的功能和作用機制
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細胞療法在當今醫療界中已然成為了一顆耀眼的新星。
干細胞具有多向分化潛能和自我復制更新能力,能夠分化為多種類型的細胞,包括角膜上皮細胞。對于角膜緣干細胞缺乏癥患者而言,干細胞療法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治療途徑。通過利用iPS細胞,科學家可以生成與患者自身組織相匹配的角膜上皮細胞,避免了傳統角膜移植中可能出現的排斥反應。
此外,干細胞療法還具有再生和修復組織的能力。在眼科領域,干細胞可以用于多種眼部疾病,如角膜損傷、視網膜病變等。通過移植干細胞,可以促進受損組織的再生和修復,從而恢復患者的視力。
總結
大阪大學科學家的研究不僅證明了iPS細胞在角膜移植中的可行性,還為角膜緣干細胞缺乏癥患者帶來了希望。
細胞療法以其獨特的魅力和無限的潛力,正在逐步改變醫學領域的面貌。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研究的深入,我們有理由相信,細胞療法將在眼科疾病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更多患者帶來光明和希望。
【免責聲明】圖片及部分文字來源于網絡,旨在分享相關知識,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平臺所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文章內容不作為相關醫療指導或用藥建議,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