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源創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由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后趙輝,歸國創辦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97項知識產權及實用技術,業務遍布上海、重慶、深圳、北京等城市,總部在鄭州航空港區。
在全球所有的惡性腫瘤里,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是居于首位的。肺癌主要有兩種類型:小細胞肺癌(簡稱SCLC)和非小細胞肺癌。
小細胞肺癌在所有肺癌中占到了13-15%的比例。它是一種具有侵襲性的惡性腫瘤,通常預后情況不太好。這種癌癥與支氣管上皮的某些分化特性有關。小細胞肺癌的特點在于其高度的侵襲性,具體表現為生長速度快、短時間內就能翻倍增長,并且很早就可能出現廣泛轉移,這也是其預后不良的一個重要原因。
小細胞肺癌中,大約有30%屬于局限性小細胞肺癌(簡稱LS-SCLC),這部分患者的中位生存期通常是16-24個月。而剩下的70%則屬于廣泛期小細胞肺癌(簡稱ES-SCLC),他們的中位生存期相對較短,只有8-13個月。但遺憾的是,大多數這類患者的存活時間都不到一年。
病例報告:免疫細胞治療肺癌可實現13年長期生存
2024年6月14日,吉林大學第二醫院、大連理工大學中心醫院的臨床研究團隊在行業期刊Frontiers in Oncology《腫瘤學前沿》上發表了題為Long-term, 13-year survival after immune cell therapy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for extensive-stage small-cell lung cancer: a case report(免疫細胞治療聯合化療治療廣泛期小細胞肺癌長期生存13年:病例報告)的臨床觀察報告(文獻截圖如下)。
該文報道1例2011年經支氣管鏡活檢確診的成年男性患者,臨床分期為cT2N2M1,IV期(即廣泛性小細胞肺癌),通過化療、放療和CIK免疫細胞治療,患者存活了13年,并經過長期隨訪獲得了全面的腫瘤標志物、淋巴細胞亞群及肺CT影像。
該患者接受12個周期化療(CE/IP方案)及5940cgy/33f放療后,發現患者處于免疫抑制狀態,故給予CIK細胞治療聯合化療。
關于CIK細胞療法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 Therapy是一種新興的免疫細胞治療方法,主要用于癌癥治療。CIK細胞是一類通過體外培養和多種細胞因子誘導而成的免疫細胞,兼具T細胞和自然殺傷(NK)細胞的特性,具有強大的抗腫瘤活性。
CIK細胞的特性和作用機制
細胞特性
CIK細胞是由外周血、骨髓或臍帶血中的單個核細胞在體外經過多種細胞因子(如IFN-γ、IL-1α、抗CD3抗體、IL-2等)誘導分化而成,主要包括CD3+和CD56+細胞。
抗腫瘤活性
CIK細胞具有非MHC限制性的殺傷活性,能夠識別并殺傷多種類型的腫瘤細胞,包括髓性白血病、黑色素瘤、腎細胞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等。其抗腫瘤作用主要通過直接細胞毒性和分泌多種細胞因子(如IFN-γ、TNF-α、IL-2等)來實現。
免疫調節
CIK細胞不僅直接殺傷腫瘤細胞,還能通過分泌細胞因子調節機體免疫系統,增強其他免疫細胞的抗腫瘤活性。
臨床應用
臨床人員在2013年至2015年間進行了10個周期的CIK細胞治療,每周期靜脈輸注CIK細胞3次。
在CIK細胞治療基礎上,2013~2014年期間給予CE方案化療(卡鉑CBP 300 mg D1、依托泊苷100 mg D1~3),共6周期,同時配合免疫細胞治療。CIK免疫細胞治療聯合化療4個月后復查肺CT,影像學結果顯示肺原發灶明顯縮?。ㄈ缦聢D所示)。
免疫細胞療法、化療和放療都顯示在圖的上半部分,不同的顏色和文本描述代表顯示在面板的上半部分的不同治療方式。
白細胞計數和腫瘤標志物CEA和NSE的變化顯示在折線圖中。
藍色正方形代表CEA,紅色圓點代表WBC計數,三角形折線圖代表NSE,NSE線上方顯示CD3+CD4+淋巴細胞計數和CD4/CD8比率的變化。CEA,癌胚抗原;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WBC:白細胞計數。在折線圖中,藍色正方形標記代表CEA的水平變化,紅色圓點則反映了WBC計數的波動,而三角形折線圖描繪了NSE的走勢。
值得注意的是,NSE線條上方還額外展示了CD3+CD4+淋巴細胞計數以及CD4/CD8比率的變化情況,為醫療人員提供了更全面的治療參考數據。
經過2年的免疫細胞聯合化療,患者原發病灶未見明顯變化,亦無其他不良反應。患者確診后13年間,醫療團隊監測患者CEA、NSE、CD4/CD8比例、CD3+CD4+淋巴細胞等指標的變化,這些指標的變化可能反映了患者的免疫狀況以及聯合治療的實際效果。
該例患者采用CIK細胞免疫治療聯合化療控制腫瘤進展,預后良好,因此研究人員認為CIK細胞免疫治療聯合化療可延長廣泛期小細胞肺癌患者生存期,聯合治療的優勢體現在患者的整體免疫功能,并加強免疫細胞對癌細胞的殺傷作用。
綜上所述,這位患者在40多歲時被診斷為廣泛期小細胞肺癌(ES-SCLC)。直至2024年,他已經成功抗擊這種惡性疾病長達13年。
最新的肺部影像檢查結果和腫瘤評估指標均顯示,他的病情保持穩定,原始病灶和轉移灶均未出現惡化,且沒有任何不良反應。據目前研究所知,這位患者是接受CIK免疫細胞治療聯合化療的ES-SCLC患者中,存活時間最長的一位。
【免責聲明】圖片及部分文字來源于網絡,旨在分享相關知識,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平臺所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文章內容不作為相關醫療指導或用藥建議,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