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源創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由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后趙輝,歸國創辦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97項知識產權及實用技術,業務遍布上海、重慶、深圳、北京等城市,總部在鄭州航空港區。
中國的GDP居于世界前列,但是據我國的健康大數據而言,即使經濟一直在前進,我國國民的整體健康狀況卻是在退步的。
如上圖所示,我國的慢性病患者一直在增加,慢性疾病的死亡率已經占到了總死亡率的85%,慢性疾病負擔占到了總疾病負擔的70%。慢性病竟成為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重要因素之一。
經濟的目的是為了讓人民生活更美好,更幸福,但是離開了健康,一方面需要為治病付出巨大的財富,一方面,損害了經濟帶來的幸福感。所以國家也在大力倡導大健康產業,提倡未病先防。
國家呼吁:加強未病先防,延長健康壽命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并實施《“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并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大健康也成為了時下最炙手可熱的新名詞。
所謂大健康,是根據時代發展、社會需求與疾病譜的改變提出的,它關注各類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和誤區,提倡自我健康管理,追求包括精神、心理、道德等方面的完全健康。通俗來說就是指治未病之病,如預防、保健及亞健康狀態都屬于大健康服務范圍。
2019年7月,國務院再度印發了《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落實預防為主,加強疾病預防和健康促進,讓每個人承擔起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動員各方共同參與,普及健康知識,加強早期干預,延長健康壽命。只有大健康理念普及至尋常百姓家,普通百姓才能將健康掌握在自己手里。
2022年,國家發改委印發《“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明確了生物經濟四大重點發展領域,其中便有一項是順應“以治病為中心”轉向“以健康為中心”的新趨勢,發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醫藥。而在大健康代替藥物治療的發展進程中,以干細胞與免疫細胞為首的技術及應用逐漸嶄露頭角,成為了大健康產業的重點發展方向。
未病先防,免疫細胞存儲很重要
2021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Nature 》雜志上發表了名為《An aged immune system drivessenescence and ageing of solid organs》的研究。
其指出,衰老的免疫細胞會加速其他器官的衰老,從而促進全身性衰老。這是因為免疫細胞在衰老過程中,其功能和效率會下降,導致免疫系統對病原體和癌細胞的反應能力降低。當免疫細胞衰老時,它們無法有效地清除體內的有害物質和異常細胞,這會對其他器官造成損害,加速其衰老過程。
免疫細胞凍存技術
既然這么多因素都會導致我們的免疫細胞數量減少、衰老,無法發揮作用,那么,我們是否有辦法將年輕時,健康時的免疫細胞存儲下來,以備不時之需呢?
答案是肯定的。這種技術就被稱為免疫細胞凍存。
免疫細胞凍存是利用低溫下免疫細胞代謝減少的特點,長期儲存免疫細胞的一種技術。在這個過程中,首先從人體內抽取血液,然后將血液中的免疫細胞分離出來。接著,利用液氮等超低溫技術,將免疫細胞凍存在-196℃的環境中,這樣可以長期保存其較高的活性。當需要時這些細胞可以被解凍并重新激活,以供未來可能的治療使用。
這種技術的出現,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強大的工具,以對抗因年齡、生活方式、環境等因素導致的免疫細胞數量減少和衰老。通過將年輕、健康的免疫細胞存儲下來,我們在未來面對健康挑戰時,就有更多的選擇和可能性。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及人民健康意識的提高,我們越來越了解到免疫細胞在疾病預防、亞健康調節甚至抗衰老領域內的重要地位,健康有活力的免疫細胞能幫助我們抵御疾病的侵襲,清除體內多余的有害細胞,做到有效“治未病”,預防慢性病。因此,提前存儲健康的免疫細胞就顯得尤為重要!
【免責聲明】圖文來源網絡,文章旨在分享醫學知識,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內容僅為作者觀點,并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不作為相關醫療指導或用藥建議,僅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