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源創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由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后趙輝,歸國創辦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97項知識產權及實用技術,業務遍布上海、重慶、深圳、北京等城市,總部在鄭州航空港區。
近年來,細胞療法作為一項重要的治療手段,在癌癥治療研究中備受矚目。其中,CIK細胞療法憑借其獨特的抗腫瘤能力,成為腫瘤過繼性細胞免疫治療領域的新希望,為癌癥患者帶來了全新的治療選擇。
腫瘤過繼性細胞免疫治療:精準抗癌的新路徑
腫瘤過繼性細胞免疫治療(Adoptive Cell Transfer Immunotherapy,ACT)是一種新興的腫瘤治療方法。其核心原理是通過提取患者自身或供體的免疫細胞,在體外進行培養、激活和擴增,使其具備更強的腫瘤識別和殺傷能力,隨后將這些“強化”后的免疫細胞回輸至患者體內,精準打擊腫瘤細胞。
這種治療方法不僅能夠有效提升治療效果,還能最大程度減少對正常細胞的損傷。
CIK細胞療法:腫瘤治療的“細胞導彈”
CIK細胞,即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細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是一種具有強大增殖能力和細胞毒性的新型免疫活性細胞。
其獨特之處在于能夠像“細胞導彈”一樣,精準識別并攻擊腫瘤細胞,同時避免傷害正常細胞。
這種特性使得CIK細胞療法在腫瘤治療中展現出顯著優勢,尤其適用于手術后或放化療后的患者,能夠有效清除殘留的微小轉移病灶,防止癌細胞擴散和復發,同時提升患者的免疫力。
作為腫瘤過繼性細胞免疫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CIK細胞療法已在肝癌、肺癌等多種腫瘤的治療中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研究數據,展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
臨床研究:CIK細胞療法的科學驗證
2022年6月,德國波恩大學醫院綜合腫瘤學中心在《PubMed》上發表了一項重要研究,題為《Ten-year update of the international registry on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 in cancer immunotherapy》。該研究通過對2010年至2020年間4889例患者的臨床數據分析,評估了CIK細胞療法在實體瘤治療中的效果和安全性。
研究涵蓋了30多種實體瘤,包括肺癌、肝癌、乳腺癌和結直腸癌等。患者接受了CIK細胞單獨治療或聯合常規療法(如化療、放療、靶向治療)及新型免疫療法(如PD-1抗體)。研究團隊通過評估患者的總生存期(OS)和無進展生存率(PFS),探索了CIK細胞療法作為輔助治療的潛力。
研究結果顯示:
中位總生存期(mOS)顯著改善:在27項研究中,接受CIK細胞治療的患者中位總生存期顯著延長。
5年生存率顯著提升:9項研究報告顯示,CIK治療組的5年生存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安全性良好:在整個試驗過程中,CIK治療組未出現嚴重或不可控的不良反應,如不可控免疫反應或嚴重感染。
這些數據表明,CIK細胞療法不僅能夠有效延長患者的生存期,還能顯著增強治療效果,同時具備良好的安全性。
未來展望:CIK細胞療法的多維度應用
CIK細胞療法在癌癥治療中的卓越表現,為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其獨特的優勢在于能夠與手術、化療、放療等傳統治療方法聯合使用,形成多維度、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從而最大程度地提升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隨著臨床研究的不斷深入,CIK細胞療法有望在更多類型的腫瘤治療中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