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源創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由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后趙輝,歸國創辦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97項知識產權及實用技術,業務遍布上海、重慶、深圳、北京等城市,總部在鄭州航空港區。
癌癥,是威脅人類生命健康最兇險的疾病之一,雖然癌癥不等于絕癥,但確診患癌對很多人來說無異于一道“晴天霹靂”。
目前,在癌癥治療中手術、放療化療等傳統治療方法仍占據著主導地位,然而這些療法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導致癌癥晚期患者很難從這些療法中長期獲益,甚至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患者生存質量的問題。因此,現在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將目光投注在免疫細胞領域。
其實,免疫療法的歷史已經有了百年,而人們真正認識它卻是近幾年的事,尤其是當國內第一款CAR-T細胞藥物上市后,人們對于免疫細胞療法的期待越來越高。
細胞免疫療法
簡單來說,免疫細胞療法就是利用人體免疫系統的自我保護和查殺能力來實現抗腫瘤的作用。把患者體內特定免疫細胞提取出來進行體外培養、增殖,通過先進技術增強細胞殺傷能力,再將這類細胞回輸到患者體內,實現自身抗癌。
免疫細胞療法本質是對自身的免疫細胞進行改造,而不是像手術、放化療一樣針對癌細胞。從近些年在科研和臨床上的迅猛發展來看,細胞免疫療法在精準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等方面更讓人寄予厚望,有望迅速崛起成為抗癌療法的第四大支柱。
基于T細胞的免疫療法
眾所周知,作為特異性免疫細胞中的一種,T細胞被稱為人體的“特種兵”,遇到變異的癌細胞,就會馬上發起攻擊,殲滅敵人,因此在癌細胞的監控和殺傷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然而,癌細胞的可怕之處就是它會偽裝自己躲過T細胞的“圍剿”,讓T細胞無法識別出它們,通過多種機制來抑制T細胞的抗腫瘤活性,從而逃避免疫系統的攻擊。
因此如何喚醒體內T細胞、提高T細胞的活性來對抗癌細胞就成為了國內外醫學研究者們研究的主要方向。目前,基于T細胞的免疫療法主要有CAR-T療法、TCR-T療法等。
CAR-T療法
CAR-T細胞療法,全稱是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CAR-T),是應用患者自身的T淋巴細胞,經過實驗室重新改造,裝載上具有識別腫瘤抗原的受體及共刺激分子,體外擴增后再次回輸入患者體內,從而識別并攻擊腫瘤細胞。
簡單來說,是將患者體內的T細胞提取出來,在體外人為地裝上嵌合抗原受體(CAR)——相當于給T細胞裝上一個GPS導航系統,讓T細胞能夠找到腫瘤、消滅腫瘤。在血液腫瘤領域,與手術、放療、化療等傳統治療方式相比,CAR-T具有治療更精準、殺瘤范圍廣、治療次數少、作用時間長、副作用輕等優勢。
TCR-T療法
TCR-T療法是一種過繼免疫細胞療法(Adoptive Cell Transfer Therapy,ACT)。過繼免疫細胞療法是指從腫瘤患者體內分離免疫活性細胞,在體外進行擴增和功能鑒定,然后向患者回輸,從而達到直接殺傷腫瘤或激發機體的免疫應答殺傷腫瘤細胞的目的。
TCR-T細胞和CAR-T細胞都屬于經基因工程技術改造的T細胞。相較于CAR-T療法,TCR-T療法在實體瘤治療領域具備獨特優勢。TCR-T細胞療法可識別細胞膜表面或細胞內來源的腫瘤特異性抗原,已從最開始的基礎免疫研究走進臨床應用,在實體瘤中顯示出初步療效,成為目前最有可能在實體瘤領域中取得突破的T細胞免疫療法。
2022年5月9日,SCG101自體T細胞注射液獲得新加坡藥監局(HSA)的臨床試驗批準。而在3月10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公示顯示,SCG101自體T細胞注射液成功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用于治療乙型肝炎病毒(HBV)相關的肝細胞癌(HCC)。
此前,在2020年國際肝病大會(ILC)上,一款基于T細胞的肝癌新型TCR-T療法ADP-A2AFP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在納入的患者中,有一名患者的癌細胞進程出現了完全緩解,其余參與者的甲胎蛋白(AFP)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這意味著試驗取得了進展,也說明該療法針對晚期肝癌的治療是有效果的。
基于NK細胞的免疫療法
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作為人體免疫系統抵御外來病原體侵入的第一道防線,在抵抗病毒感染和腫瘤的先天免疫和獲得性免疫防御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近兩年來,NK細胞以其獨特優勢逐漸成為腫瘤免疫治療中的新興主力軍,并在多種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治療中展現出不俗的實力。
CAR-NK細胞療法
CAR-NK細胞療法也是通過基因工程的改造,將識別靶細胞(比如腫瘤細胞)表面抗原的抗體或受體與激活免疫細胞所需要的信號分子相連接,從而激活NK細胞,讓它對腫瘤細胞進行特異性攻擊。
相比于CAR-T,CAR-NK細胞療法具有獨特的應用優勢:
①與T細胞相比,NK細胞具有高度的細胞毒性效應,能夠以非抗原特異性方式殺死其靶標,而不會引起移植物抗宿主病(GCHD);
②NK細胞缺乏克隆擴增以及在數天至數周內的免疫介導排斥反應,使得威脅患者生命的毒CRS的可能性降低;
③NK細胞具備更多的腫瘤殺傷途徑,如執行細胞脫粒、激活凋亡途徑和介導ADCC功能。
NK細胞在惡性腫瘤的治療方面潛力高得令人難以置信,最近的研究結果表明,CAR轉導的NK細胞毒性低,且與高應答率有關,這充分說明了NK細胞作為潛在免疫療法治療患者的重要性。
NK細胞回輸療法
NK細胞回輸療法是指將從外周血等來源中分離出來的NK細胞進行體外擴增,再轉輸到患者體內,可以誘導腫瘤患者受損NK細胞的激活和增殖,增加NK細胞的數量,作為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和實體癌的過繼免疫療法。
2020年5月,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年會公布的一項 I/IIa 隨機研究,結果顯示與pembrolizumab單藥治療組相比,聯合治療組的總體緩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明顯更高,接受最高劑量NK細胞治療的患者的ORR甚至可以達到50%;另外聯合治療組患者中位無進展生存期也更高,與治療相關風險很低,患者總體生活質量更高。
近年來,免疫細胞療法在治療癌癥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重大突破,燃起了眾多研究學者對治愈癌癥的希望。但同時我們需要認識到,腫瘤治療其實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單純憑借某一種治療手段很難取得良好的效果,腫瘤治療需要綜合各種治療手段相互配合才有可能在抗癌的斗爭中取得最后的勝利。
圖片:來源于網絡
【免責聲明】圖片及部分文字內容來源于網絡,旨在分享相關知識,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文章內容不作為相關醫療指導或用藥建議,僅供參考。